纽威评论:研究华人,分析世界,挑战舆论

文/ 石天元

 

作者授权刊登

 

作者系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政治学学士,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比较政治硕士,现在中国大陆工作。曾因对美剧《纸牌屋》做出精彩剧评而倍受关注。

 

作者按:之前在朋友圈中戏言此篇文章只会写“God Bless America”, 主要的精力会集中于与本文题目相对的另一篇文章。但是既然美国选民们做出了他们的决定,出于大选季分析系列文章的完整性,(郁闷的)笔者会完结此篇文章,作为这个纷纷扰扰的2016年美国总统选举季的分析的结尾。自己要写的系列文章分析,含着泪也要写完。

 

如果最近两天你在马路边走可能会发现地上突然多了很多东西。如果你仔细一看,恐怕是全球美国政治研究人士的眼镜和希拉里支持者的小心脏碎片。

 

尽管美国各大主流媒体都不看好他当选的机会,尽管在全国范围内有更多的选民把票投给了他的竞争对手,但是唐纳德·特朗普在2016年美国总统选举中获得了更多的选举人票,从而获得胜利。特朗普将会在2017年入主白宫,开始他4年的任期,成为美国历史上首位从未担任过任何公职的总统。选民们用选票证明了选举前大部分的预测并不准确,哪怕普林斯顿大学的选举分析网站已经把特朗普的竞选胜率估算到只有1%,也并没有阻挡DT in the house了。

 

选举前,外界预测希拉里只要锁定三个关键摇摆州(佛罗里达、北卡罗来纳、俄亥俄)中的一到两个,加上保持民主党传统的在东西海岸的优势,首位女总统的出现就不成问题。但是显然,从结果上来说,三个关键摇摆州,民主党一个都没有拿下。所谓的摇摆州俄亥俄州还选出了比传统“红州“德克萨斯州还红的结果。连宾夕法尼亚、威斯康辛这样之前外界预测的民主党占优的重要地区也失去了更多选民的青睐。即使希拉里·克林顿在纽约州和加州这样的传统优势地区大胜特朗普,但是在关键地区的失利,导致前国务卿最后选举失利。考虑她年近七旬,这辈子恐怕也再无机会入主白宫。而这次失利显然是连民主党自己都没有预料到的,以致于环顾全党,下一个有影响力的挑战者或者接班人都没有。难道四年之后还要靠年近八旬的伯尼·桑德斯去挑战特朗普?

 

那么如何解释特朗普的逆袭呢? 从选举后的选举地图和选举民调可以看出,这次选举其实是“两个美国”的对决。

 

从全国范围来说,希拉里·克林顿获胜的主要是东北地区和西海岸,而特朗普获胜的主要是内陆地区。


 

在各个州中,民主党赢下的是大中城市,而特朗普赢下的是周边的小城市和郊区、农业地带。比如在关键的摇摆州,宾夕法尼亚州两党差距只有1.1%,费城、匹兹堡、哈里斯堡等大城市主要支持民主党,周围的郡县则是支持共和党。

 
 

在佛罗里达州,特朗普也是以微弱优势战胜克林顿。该州的大城市迈阿密、奥兰多、坦帕也是民主党的地盘,而周围的小城市、郡县则是共和党占优。

 

从各个主要电视台做的出口民调来看,支持特朗普的选民主要是白人、男性、45岁以上、没有接受过高等教育、从事建筑业、制造业等传统行业的工作,而支持希拉里的则更有可能是女性、少数族裔、45岁以下、具备大学及以上学历、从事金融业或者服务业。

 

如果把上述的地理、人口信息以及之前的新闻报道相结合分析,我们看到的此次选举其实是两个美国的较量。

 

一个美国是怀揣自由主义信仰的东西海岸富足地区、或者内陆地区大城市居民。他们普遍支持同性婚姻、受过高等教育,很多是少数族裔、甚至出生在美国之外,他们的价值观也并不保守。这个美国,我们可以称为精英政治的美国、“绯闻女孩”的美国。这个美国也是大部分美国以外的人看到的美国。

 

另一个美国是持有保守主义的内陆地区、小城市以及农村地区选民。他们大多数是白人,没有接受过高等教育,看重传统的基督教价值观。他们普遍受经济危机以及产业转型、制造外包的重创,并且没有从过去几年的美国经济快速恢复中受益。他们怀疑大城市居民、自由派、少数族裔、政治精英正在改变美国的传统价值观、出卖中下阶层民众的利益。他们的生命中没有那么多飞到巴黎的午餐,只有教堂、学校和加油站。他们是民粹政治的美国,是出现在贝茨旅馆、美国恐怖故事里那些普通小镇、普通乡村的美国。当非洲裔美国人高呼“Black Life Matters”(黑命贵)的时候,这个美国用实际行动证明,”White Vote Counts”(白票贵)。这个美国也是年轻一代精英所遗忘和忽略的那个美国。

两个美国的交锋,是两种酝酿数十年情绪和利益的交锋的累计,是国会日渐极端化的两党政治,是每日生活中日渐远离的宗教观与价值观的冲突,也是成长于中西部的盖茨比们再也无法成为住在长岛的了不起的盖茨比们的绝望。尽管希拉里·克林在全国范围内有更多的支持者,但是她在关键摇摆州尤其是中部“锈带州”遭遇了出人意料的失利。当地很多选民从那个相信自由贸易、自由市场、自由派价值观的东西部海岸与大城市美国掉落到现实中来,看着因为制造转移造成的生锈的机器和厂房,意识到自己其实和原来他们所厌恶的另一个传统的美国是在一起的。他们也许相信过奥巴马的变革,但是可能对于过去8年的等待已经厌倦了。这种变化就像数年前席卷美国、打破票房纪录的动画片《汽车总动员》一样:一辆大城市豪华赛车在中部不知名的破败小镇找到了当地淳朴善良但是贫穷的老旧汽车,与自己曾经失去的价值观。

 

摇摆州的白人选民被特朗普大幅激发出来,到投票站表达了自己对自己所在的美国和另外一个美国的态度。这种态度是主流媒体、新兴网络媒体如赫芬顿邮报和精英如普林斯顿大学选举分析所忽略的。这场选战拉回了最近10年的自由派风向,以及最近百年的美国的对内和对外的开放态度。将会在剩下4年,重新塑造一个保守的美国。

 

而在这个新的特朗普的美国,共和党和民主党都是尴尬的。

 

从内政来说,共和党或者美国共和主义的价值观得名就来自于古希腊、罗马共和时代的寡头精英政治;在美国立国时的启蒙时代,当时服有影响力的人物,比如康德也赞美高大上共和主义,批判的纯粹的民粹式民主。美国共和主义的早期领导人,同时也是很多美国国父,担心未来一个民粹候选人会带领没有受过太多政治教育的暴民推翻美国的民主制度,因此从制度设计上各种试图避免这样一种情况的发生。甚至在4年之前,罗姆尼奚落还在奥巴马的选民大部分不缴纳收入税的言论还就在耳边。如今特朗普随着民粹路线入主白宫,让其他的传统共和党人甚至茶党人士都不知道把自己未来的政治光谱摆在什么位置。

 

从外交来说,共和党自二战后就成为了积极关于国际局势、甚至是美国外交鹰派的代表。里根和小布什的两次执政都把对外干涉、甚至主动发动战争当作共和党的固定外交路线。在奥巴马执政期间,共和党政治人物还屡屡批评他对俄罗斯、朝鲜、古巴、伊朗、叙利亚等国的政府过于软弱。而现在,特朗普的一个转身,“美国优先”(America First)一下子就把这种积极干预的外交改为了被动外交、观望外交。那些凭借军方背景当选的共和党议员们恐怕也要和新任总统在外交路线上有一番深度磨合。

 

从经济来说,自由经济、自由贸易、偏向企业和富人乃是共和党传统的经济政策。如今,可能撕毁北美贸易协定、对墨西哥和中国的产品征收高额关税、惩罚在海外资产和生产产品过多的美国大公司都已经成了特朗普的竞选承诺。

 

所以此次选举,很多共和党人不支持特朗普,也并非只是因为特朗普的言行让人反感。特朗普掀起的新的价值观变化,会让现有的共和党人面临顺从总统的新思路还是保持原有价值观的选择。在以后数年内的国会议员的地区初选中,新的特朗普主义共和党议员将会涌现,挑战那些传统、建制派的共和党议员。

 

而让民主党尴尬的是,很多民主党人的价值观其实和特朗普非常接近。他们也是多年来批判共和党亲善大企业、擅自侵略别国、不注重与底层百姓沟通。如今在共和党人不知道如何站队、选择立场的同时,民主党也不知道以后如何选择立场了,难道还要比特朗普更民粹、更保守?

 

正如下图所示,最近40年内有影响的传统共和党人在外交问题上倾向外交干涉和自由贸易。而特朗普所处的位置则是深度的孤立主义和贸易保护。

 

著名政治人物外交问题光谱

 

而对内政问题,里根当选还是依靠南部宗教势力的帮助,有些许民粹的倾向。自他以后的共和党人则是依靠社会精英的支持,就像小布什说的“有产阶级”和“更有产阶级”。所以给大企业和富人减税、减少政府对经济的干预以带动经济发展成为了共和党的选择。而特朗普所处的位置则是保护中产阶级和下层民众,因此对政府干预和民粹政治更加认同。就连2008年时的奥巴马都没有如此深度地拥抱这两项主张。

 

著名政治人物内政问题光谱

显然在内政和外交两个维度上,特朗普似乎是40年来主流共和党人的对立面。新一届共和党的白宫和国会面临着尴尬的处境。很多对此次大选有初步分析的人看到的是共和党的白宫与国会,但是共和党内部的深层冲突和对立恐怕不仅仅只会停留在大选之前的那些谩骂与指责中。而这次特朗普的逆袭,恐怕会造成自1932年“新政”联盟建立以来,美国两党选民基础和意识形态的又一次大洗牌。

 

结语:

大选结束后,关于特朗普取得的成功的分析充满了各类媒体的版面。几乎所有支持特朗普的人都在称颂这场民众的胜利,而甚少有人去看看最后其实希拉里·克林顿获得了更多的普选票数。

 

在本文中,笔者介绍了一部分美国选民支持特朗普的观点,并也理解他们做出如此选择的原因,虽然笔者深深地怀疑这些选票所代表的希望可能最后会换来更大的失望。

 

在一个刚结束全球性经济危机的世界,“自由主义”成为了普通群众眼里,财阀捞钱的工具。民主政府的承诺没有兑现,就业、通胀、动乱等问题遍布资本主义国家。于是人民对民主制度和精英政治失去了信心,虽然他们并不认同那个爱煽动仇恨与提出异想天开想法的人,但是他既然能够获得一定的成功,为什么不试一试他的方式呢?

 

以上这段话转编自1940年巴黎被占领后瓦尔德克伯爵夫人对欧洲时局的观察。笔者也真心希望,类似的时代背景,不要产生类似的后果。否则大国之间冲突一起,那就真的是来吧,互相伤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