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威评论:研究华人,分析世界,挑战舆论

文/卡尔

编/ 赵一昉

编者语:请耐心读完全文及尾处编者短评。

 

2016年,国民党面临着迁台之后最严重的危机。总统选举惨败,同时首次丢掉了国会的多数席次。全面执政的民进党自然不会放过这个机会,开始清算国民党的党产问题。面对困境,许多国民党人都承认大选惨败意味着党需要改革了。今年3月,国民党立委廖国栋在洪秀柱当选党主席之后向她喊话:「目前最迫在眉睫的就是党的核心理念调整,包括两岸关系等问题,与民众期待的相距太远。

 

洪秀柱在深蓝选民热情支持下,以56.48%的票数当选国民党主席。这届党主席选举中惨淡的投票率,以及党内大佬们对她胜选的冷淡态度,使她被外界看做是国民党历史上最弱的党主席。不过,国民党的体制在党内给予党主席极高的权力,使得她能顶住压力,开始从上而下调整国民党的核心理念,但似乎却不是像廖国栋们所期待的方向。

 

今年9月,洪秀柱所主导的国民党新政纲中,「九二共识」还在,「一中各表」却不见了,引起党内许多人的反弹。立委黄昭顺当即提出就「九二共识」内涵进行党内辩论,洪秀柱没有接受。「洪习会」的计划,她没有与党团协商就做出了决定。对此,国民党党团强硬反击,表示他们才是国民党两岸政策的代表。包括前总统马英九在内的许多国民党高层,希望她能够在「洪习会」中谈「一中各表」,即使当着习近平的面不能讲,也应该效法连战和马英九在会后对外记者会上加以阐述,洪秀柱没有采纳这些建言。

 

为洪秀柱立场辩护的声音以蔡正元为代表,总结起来就是一句话:「九二共识」就包含「一中各表」,所以说政纲刻意淡化「一中各表」是没有依据的。洪秀柱自己则从未承认她试图改变国民党的旧有立场。难道洪秀柱的批评者都是无理取闹吗?随着「洪习会」的落幕,真相开始浮现。

 

首先,「九二共识」的内涵是什么?

 

让我们回到最初的文本。海基会和海协会在1992年的香港会谈中,针对「一个中国」的论题双方提出了13个不同的表述方案,最终是海基会提出的第八案得到了双方的认可,这段文字非常巧妙:

 

在海峡两岸共同谋求统一的过程中,双方虽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但对于一个中国的涵义,认知各有不同

 

大陆方面此后一直坚持,「九二共识」是「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台湾方面则是认为九二共识的内涵是「一个中国,各自表述」。对此,担任过海基会副董事长的高孔廉说过,「虽」字是不能省略的。也就是说,大陆必须先正视台湾当局对一个中国的不同理解,才有两岸共同谋求统一的政治谈判的可能。当然,通过搁置一个中国的政治涵义,两岸可以先恢复交流,套用马英九后来的说法「先经后政,先易后难」,而双方在此过程中理应是对等的。

 

可是,如果是一个没有「各表」的「九二共识」,那就等于对外宣布,台湾必须无条件的接受中华人民共和国(没有「各表」,那「一中」自然就是被国际承认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终极统一要求,没有回旋的余地。

 

对于蓝营的目标,高孔廉做出了解释:「……他说你各表,你表中华民国,我表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就是两个中国嘛?我说我们将来还是要追求统一的嘛。我没有要变成两个中国各自独立,没有这个意味嘛。」

 

在此,绿营的批评者会说,「九二共识」靠不住,因为中国只讲「一中」,从来没有承认过「各表」啊!蓝营这么多政治人物访问大陆,包括历史性的马习会,国民党方面都没有当着中共领导人的面提一中各表。没错,大陆的确不接受「一中各表」这个字眼在两岸直接对话中出现。不过,中共之前与国民党仍有默契,那就是台湾方面讲「九二共识」内涵是「一中各表」,大陆也不会公开反驳。在洪秀柱之前,虽然实力上被压制,但国民党从来没放弃让大陆承认「一中各表」的要求。

 

第二,「洪习会」的两岸论述,与过去有什么不同呢?

 

洪秀柱的讲话,最值得特别关注的是她对九二共识的新诠释,她从头到尾都没有提「一中各表」,而是用了一个新的说法:「求一中原则之同,存一中涵义之异」。

 

这句话与「一中各表」有区别吗?显然,「求同」是指关于两岸统一的政治谈判。正如笔者之前所解释的,原版的「九二共识」,实际上「存异」是「求同」的前提。洪秀柱的这个版本,这个条件不再是必须的了,这就滑向了大陆版本的「九二共识」了。

 

把这一点与习近平提出的「习六点」联系起来,就更能看出症结所在。「习六点」最关键的是第一点:

 

坚持体现一个中国原则的「九二共识」。「九二共识」的核心是一个中国原则,认同两岸同属一中。台湾政局变化改变不了「九二共识」的历史事实和核心意涵。承认不承认体现一个中国原则的「九二共识」,关系认定两岸是一个国家还是两个国家的根本问题。在这个大是大非问题上,我们的立场不可能有丝毫模糊和松动。在一个中国原则的基础上,协商正式结束两岸敌对状态,达成和平协定,也是我们的一贯主张。国共两党可以就此进行探讨。

 

按照大陆一贯的主张,「九二共识」就是一个中国原则,那么习近平为什么要特别强调说「体现一个中国原则的九二共识」呢?难道有一个「不体现一个中国原则的九二共识」吗?

 

笔者一开始对这个说法也有些困惑,直到看到了蔡英文对洪习会的回应才恍然大悟。蔡英文的表态,是希望大陆「正视中华民国的存在」。在520就职演说和双十国庆演讲时,蔡英文都承认了中华民国的存在,并且表示维持现状。她表示处理两岸关系将依据《中华民国宪法》和《两岸人民关系条例》,就不能给她扣「法理台独」和单方面破坏台海现状的帽子。蔡英文的立场,实际上是李登辉的「特殊两国论」。对现在的绿营来说,维持现状「不统」就是实质上的独立。

 

习近平将「一中原则」特别强调,实际上是告诉绿营,不要以为你今后不讲法理台独,把中华民国放在嘴边,就是释出善意,可以开始两岸正常交流了。那么,这里的「一中原则」当然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了。「各表」事实上被正式否定了,两岸交流的门槛提高了。

 

大陆的目的很明显,之前的经贸交流已经够了,到了政治谈判的时候了。习近平接受了洪秀柱在新政纲中提出的「和平协议」,但是有个前提,先接受他所定义的「一中」原则。作为国民党的代表,洪秀柱在毫无抵抗的情况下全盘接受了。

 

正如笔者前面所说,大陆的确一直不接受台湾对「九二共识」的理解,但这不代表说,国民党就应该在原有立场上主动退让。习近平表示说,台湾方面加入一些国际组织,只要先接受一中原则都可以谈。可是,在马英九坚持「一中各表」的时期,这些国际空间就已经实现了。现在洪秀柱退到「同表一中」,还是换来相同的东西,值得吗?

 

国民党要想生存下去,首先还是要依靠岛内民众的支持岛内的绝大多数人目前不愿意统一,但是也不希望两岸发生动荡。如今,蔡英文领导下的民进党居然成了「维持现状派」,而国民党变成了试图开启政治谈判改变两岸现状的一方。此外,洪秀柱说她是以和平政纲对抗台独党纲,这么做其实反而帮绿营解套,因为现在统一的阻碍不是法理台独(连民进党内部,主张冻结台独党纲的声音也已经成了主流),而是永久性的维持现状。

 

洪秀柱也许会说,《中华民国宪法》就是终统的,所以把和平协议写进政纲没什么问题。当马英九希望她能重申「一中各表」时,洪秀柱则是质问马英九,为什么他「只讲各表,不谈统一」,马英九一时语塞。

 

其实,「一中各表」的妙处,就在于其模糊性所带来的开放。承认一中,因此不会触及大陆动武的红线,并开启两岸民间和经济上的交流。「共同谋求统一」,就是不否认未来有政治谈判统一的可能性。由于有一个前提(两岸要正视彼此对一个中国涵义的不同理解),而大陆并没有做到这一点,不开启政治谈判而维持现状,也有其正当性。与深蓝的想象相反,国民党在过去的成功,恰恰是因为它懂得如何吸纳拥有不同的身份认同和利益诉求的支持者,而洪秀柱现在的做法正好背道而驰,把国民党新党化了。

 

也许洪秀柱将来会被党内的反对派打倒。问题在于,新一任的国民党领导者要改回马英九路线,则要遭遇一个难题:洪秀柱已经使得中共抬高了门槛,两岸对话的要求变成承认「同表一中」了。对洪秀柱路线的背叛,在中共眼中看来就成为一种向独派的妥协,国民党就会失去中共的信任,无法再扮演两岸的桥梁角色。

 

国民党的复兴之路,仍然遥遥无期。

 

***编者短评及推荐文章***

 

13166398_1200x1000_0

短评:为什么还要特地在结尾处做一个短评呢?实在是因为没有逻辑的读者太多。上次《纽威评论》做了次关于蔡英文的播客。多少网友内容没听,文字没看,上来就扣帽子,爆粗口。而当时,我们开宗明义就说了讨论的内容是“政治能力”而非阐述我们的立场。换言之,我们想做技术分析,并明确说明了我们做的只是技术分析,但就是有人“听不懂”。

卡尔此篇文章,着力点在于洪秀柱的路线会与台湾岛内的民意脱节。而国民党作为只在台澎金马地区存在的政党,必须强调“在地性”。台湾的政治是选举政治,不从民意基础出发终将败选,败选等同于不存在。这是现实问题。很多人可以“不喜欢”台湾的民意,但不能忽视它存在的现实。而洪秀柱路线的问题所在,就在于此。最后推荐两篇曾经的“政治金童”,现今的媒体大佬赵少康的文章与大家分享。

 

maxresdefault-1

赵少康:洪秀柱要小心

http://www.appledaily.com.tw/realtimenews/article/new/20161014/967571/

赵少康:国民党内斗必完蛋

http://www.appledaily.com.tw/appledaily/article/headline/20161028/37431583/hotdailyart_right